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
收信快樂
看膩了小說裡千篇一律的美好結局
因為殘缺,所以真實,所以才會那麼的喜歡。
當電腦的狂潮襲捲了整個世界,當鍵盤的存在取代了筆芯的痕跡,
當我們終於只能唸出記憶中那文字的發音,
卻遺失了倉頡造字的那份動感。
於是我們擷取了言語中屬於溝通的那一個part,卻遺落了屬於情感的溫度。
原來最可貴的,不是我們汲汲營營多年後終於站上了事業的巔峰,
而是日積月累留下的那些微小感動。
當萬芳的聲音將俏皮的兒堤時代裝飾得活靈活現,
當單承矩將少年維特木訥的煩惱演繹得就像我們曾經歷的那個年代,
隨著日月推移,時光轉逝,舊有的純真臉孔不得不對社會戴上千層萬縷的武裝面具,
我們早已是個合格的社會人、成年人。
因為我們有夠厚的臉皮,去面對這個世界對我們的洗滌。
再也沒有放浪不羈的時光給我們去浪費,
再也沒有白紙一般的天真在我們心裡。
再也不會仰頭就環抱著一棵大樹,足賴庇蔭。
於是我們成了鐵了般的現代人,開口民生社稷,行事方便便宜。
於是我們閱讀了整個世界,最終卻無法了解我們自己。
我們最怕面對的到底是什麼?
是面對遙遠夢想的不堪希冀?
是光采奪目表面下內心的衣衫襤褸?
還是其實,我們根本就沒有勇氣。
於是,似乎只有殘缺,才能幫故事劃上個美麗的結局。
感謝萬芳的演出,真摯的情感讓我感覺到了言語切切實實的力量,
感謝我可能不會愛你,讓我在大仁哥不適合唱歌以外還發現了這麼一齣好舞台劇,
如果沒有勇氣,該怎麼去面對自己?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